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解析二

字号: + - 14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图片1.png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整个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养生必须注意到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考虑到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综合顺时保养、起居保养、饮食调节、情志调节、形体运动、药物养生、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对身体进行全面调养。养生保健药避免走偏路、走极端,譬如有人认为“补即是养”,于是大吃补药、补品,有人认为“不可劳形”,于是一味静养、贪图安逸,有人认为“动则不衰”,于是超负荷运动等,这些都是过偏的表现,非但对健康无益,还会致使身体失调,甚至生病。

  养生保健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必须贯穿个体生命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运用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保养身体,才能真正地改善体质,达到养生的目的。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而言,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疾病防治能力,从而练就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抗压能力,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治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图片2.png

  “未病先防”,即在未患病之前积极地预防,通过情志、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摄,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即是“未病先防”的关键期,如果此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养手段,则有可能会发到健康状态,而任其发展则会转化为疾病。

  “既病防变”,是在疾病尚无明显症状之前就采取措施,通过观察,掌握某些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小病成大病、轻病成重病。

  “瘥后防复”,是在疾病初愈、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或者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治疾病的复发。比如哮喘,可以通过夏季的“三伏贴”来预防冬季的复发或加重。而对于皮肤病、呼吸道疾病、妇科炎症等容易复发的疾病,愈后要忌食或慎食鸡肉、鸡蛋、虾、蟹、牛肉、狗肉、竹笋、鱼等发物。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该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图片3.png

  中药保健就是利用中药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偏性,来调理、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酸能养肝”“苦能去火”“甘能和胃”等,体现的就是中药保健的妙处。

  中药保健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时时合适。比如,青少年生机旺盛,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病情的寒、热、虚、实变化较快,在疾病的治疗和调理过程中要少用补益药物,以防病邪留滞体内。而且,药物能在体内产生耐受性,从小吃补药,等老了真正需要进补时就已经不能达到补益作用了。另外,服用中药还要注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同样的症状,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治。比如“上火”,儿童可能是“肺热不宜”,年轻人可能是“肝火旺盛”,中年人可能是“胃火炽热”,老年人则可能是“虚火上炎”,这些都必须仔细辩证、对症下药。

  中药的偏性决定了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药来养生保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同时,还要抓住用药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