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天地 >>护理资讯

护理资讯

护理天地·“沉浸式‘患’位体验”活动之七丨以共情破界 以体验赋能——本溪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一场重构护患关系的护理革命

字号: + - 14

“患”位体验

  在医疗服务的深耕之路中,技术的精准是基石,而人文的温度是灵魂。如何让护理服务超越“操作执行”的表层,真正触达患者的需求与感受?近日,本溪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病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患”位体验活动,给出了深刻答案——让护士从“施护者”的角色中走出,化身“受护者”亲身体验鼻腔冲洗、耳部包扎等日常护理操作,以共情为桥,掀起一场温柔却有力的护理品质革新。

15.jpg

角色互换:从“指导者”到“亲历者”的认知跨越

  鼻腔冲洗时“盐水会不会呛到气管”的忐忑,耳部包扎后“听力受阻、转头牵拉伤口”的不适,这些曾被护士视为“常规操作”的细节,在角色互换的瞬间成为最真切的体感。

16.jpg

  当护理人员亲手拿起冲洗器,因把控不当被水流呛得咳嗽流泪,才读懂患者口中“冲一次像受刑”的无奈;当厚重敷料包裹耳廓,连咀嚼、说话都伴随牵拉痛,才体会到术后患者沉默背后的隐忍。

  “以前总觉得按流程指导就够了,直到自己成为‘患者’,才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太多我们没察觉的紧张与不适。”护士关婷婷的感慨,道出了全体参与者的心声。这场体验打破了“专业视角”的局限,让护士跳出流程化思维,真正站在患者的立场,重新审视每一个操作细节、每一句指导话术背后的情感需求。

体验入心: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服务升维

  体验并非止于“感受不适”,更在于“破解不适”。当护理人员精准把控水温(32℃-40℃)、调整头部倾斜角度(30°)、控制冲洗压力,感受到“一汪清泉通鼻间”的清爽时,更深刻理解了“规范操作”对患者体验的决定性意义;当体会到包扎材料不透气带来的闷热瘙痒,便更坚定了优化服务的决心。

  这场“沉浸式体验”成为最生动的“共情课堂”:它让护理人员不仅懂“如何操作”,更懂“为何要这样操作”;不仅关注“治疗效果”,更关注“患者感受”。这种认知的升维,让后续的服务改进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共情”的自然延伸,从购置冲洗液加温装置,到修订流程并录制直观指导视频;从调整冲洗液量、建议陪护陪同,到优化包扎材料、细化日常活动指导,每一项改进措施的背后,都凝结着对患者需求的深度洞察。

共情为核:从“技术服务”到“人文照护”的价值重构

  优质护理的本质,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理解”。耳鼻咽喉科病区的这场活动,看似是一次简单的角色互换,实则是对护理本质的回归,医疗服务的核心是人,唯有读懂患者的感受,才能提供有温度、有质感的服务。当患者看到护士亲身尝试自己每日要经历的操作,感受到的不仅是专业的严谨,更是被尊重、被理解的安心。

22.jpg

  这场温柔的革命,早已超越了单一科室的实践意义。它为护理服务提供了宝贵启示:护理品质的提升,既要筑牢技术的“硬支撑”,更要厚植人文的“软环境”;服务的优化,既要关注流程的“标准化”,更要追求感受的“个性化”。从“蹲下来”倾听患者的声音,到“沉下心”体验患者的处境,本溪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共情破界,让护理有温度;以体验赋能,让服务更精准。这场“患”位体验活动,不仅是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的一次自我革新,更是医院深耕人文医疗、提升服务品质的生动缩影。未来,本溪市中心医院将持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让共情成为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职业底色,让人文关怀渗透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细节,用爱与专业织就更坚实的健康防线,书写新时代医疗服务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