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名医讲堂

名医讲堂

专家来了丨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字号: + - 14

11.jpg

  专家来了

  李珉,感染性疾病科兼发热门诊主任,主任医师,本溪市第六、七届自然科学感染科学科带头人、本溪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本溪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医师协会、辽宁省医学会、辽宁省医院协会、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辽宁省营养学会常委、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热、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等的诊治。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本溪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本溪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本溪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一项。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出诊时间和地点: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8:00-11:00

  地点:门诊6楼高医门诊

  目前,发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敏感话题,但真正对发热有较为透彻认知的人还是相对较少。下面,与大家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什么是发热?

  发热,俗称“发烧”,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人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

  下午,活动后和进餐后体温略升高,女性月经前和怀孕时体温略高,但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腋测法:擦干腋下,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将水银端放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肘贴在胸前,10分钟后读数。

  2.口测法: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病人舌下,让其紧闭口唇,5分钟后读数。

  3.肛测法:让病人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端涂以润滑剂后,徐徐插入肛门内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读数。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发热?

  运动、沐浴、进食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温度突然升高,都可使体温暂时轻度升高,因此,在测体温前,要避免这些因素。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较青年人低。小儿代谢率高,其体温比成人稍高。女性排卵期体温也有变化。一天内,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不超过1℃。

  由于正常人的体温有以上变化,因此必须认真识别,才能确定体温是否正常。

  如何判断发热严重程度?

  根据口腔温度,临床上将发热分为四度:

  1.低热:体温为37.3℃~38℃。

  2.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3.高热:体温为39.1℃~41℃。

  4.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发热就是感染吗?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感染的表现。如颅脑损伤、甲亢、自身免疫学疾病、肿瘤、外伤、手术等都可引起发热,都不是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盲目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热、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情况,并对原发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干扰。

  发热都是有害的吗?

  发热,相当于身体的一种警报。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现有细菌、病毒等感染,就会通过发热的方式让身体做出反应,有利于杀死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发热如何处理?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1.体温不高于39℃时,无需处理发热,退热治疗会干扰热型、掩盖体温与脉搏之间的关系等,不但影响诊断与预后的判断,更影响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但是,对于发热可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威胁生命的那些患者,应充分评估退热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不失时机地及时解热。

  2.体温大于39℃的过高温或高热持续时间过长,应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使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同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并对症治疗予以镇静、抗癫痫。不推荐在体温调控机制正常时单独使用物理降温,以免增加产热、代谢率和氧耗,仅推荐在退热药物下调体温调定点时联合使用。

  3.体温超过 40℃或者可能有脑组织损伤或有感染性休克风险的超高热患者,可在应用退热药物的基础上,用冷水或冰水擦拭皮肤或擦拭皮肤后使用风扇、冰毯和冰袋增加水分的蒸发,以达到快速控制核心体温、保护脏器的目的。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今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人员一定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