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
【线上学党史】“庆建党百年,学百篇党史”第十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大革命失败后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的经验,创造性总结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立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强调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必须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是这一道路的率先实践者,并且从理论上对其进行阐述,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背景由来
八七会议虽然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但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历次无产阶级斗争皆是在大城市发动,加之共产国际的影响,全党对于这一时期革命的共识是以城市为中心。因此,无论是南昌起义,还是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起义的目标都是夺取中心城市。但是,在当时党的力量还十分弱小,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各个起义均遭失败的结果,说明了这一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文家市的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否定了夺取长沙的主张,决定把起义部队向南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以保存革命力量。从进攻大城市到进攻农村地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避开强敌,向罗霄山脉中段前进。经过三湾改编,整编军队后继续南行,抵达宁冈县古城。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革命武装也纷纷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明确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得到确立。
?历史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足彩在线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长期坚持、坚决按照这条革命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和革命战争,开展各种革命运动,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到 1949年,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