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中国足彩在线 >>医院文化 >>载体活动

载体活动

张灿刚:万里援疆路 悠悠天使情

字号: + - 14

      张灿刚,男,42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本溪市中心医院普外肿瘤一病房副主任。2014年2月赴新疆托里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技术支援,在疆期间,任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专家。

 

大爱无疆  服务边疆群众

         普外科是危重患者较多、手术风险较大的科室,作为一名援疆医生,张灿刚有肯吃苦,能奉献,敢担当的精神。不管节假日,还是漆黑的午夜,只要科室有会诊、有手术,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置。医院手术条件及器械相对简陋,没有血库,张灿刚克服重重困难,以自己的先进技术和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服务于边疆群众。

        2014年6月12日晚上,刚刚在牧区义诊归来的张灿刚医生还未来得及休息,就接到医院电话,有一个车肇事的哈萨克族患者腹腔内出血合并颅底骨折,颅脑挫伤,病情较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紧急手术治疗。按医院以前的医疗条件,这样的患者只能转诊到其他县城或省自治区医院,但因路途遥远,患者可能在转诊路途中出现意外。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张灿刚医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就在托里县医院手术,手术他来做,风险他来担,手术由23点持续到凌晨3点半,患者腹腔内出血约1500ml,术中证实为肝破裂,结肠系膜破裂,腹膜后巨大血肿,如不及时手术,患者有可能死在转诊途中。回到宿舍已是凌晨5点,还未来得及休息,张灿刚医生又随医疗队进入牧区义诊了。
         
托里县一名教师患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肿胀疼痛困扰他多年,慕名来到托里县医院找张灿刚医生会诊。张灿刚医生及时行手术治疗,患者病情痊愈后,为感谢援疆医生张灿刚为其成功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及其术前术中术后对其细心呵护,特意定制锦旗表达其感激之情。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为了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及理念实实在在的留在新疆,让托里牧区的哈萨克族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张灿刚医生开展了“一带三,师带徒”活动,手把手,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并通过一年半的时间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更好的为托里县患者服务。


         托里县人民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比较落后,为提高县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在本溪援疆工作队领导的支持下,张灿刚主动联系本溪市中心医院的领导,协调安排托里县人民医院一行10人的医护人员队伍到本溪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一个月,使他们的护理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更好的发挥援疆医生的优势作用,张灿刚医生先后多次到偏远的牧区下乡义诊,那里缺医少药,交通不便,这些义诊活动让当地群众,特别是牧区哈萨克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托里县人民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还不科学,尤其是在牧区的哈萨克族群众中,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的患者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张灿刚医生在托里党校开展了“健康大讲堂”活动,向当地的干部群众宣讲健康知识,获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奉献边疆   让他无怨无悔

          刚到托里县时,因旅途劳累,张灿刚医生的痛风病发作,趾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每走一步,痛入骨髓,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查房,每天为患者进行手术,长时间的手术站立使正常病程1周就可以缓解的疾病,竟然长达一月才缓解。


         援疆工作任务繁忙,张灿刚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每天早早来到病房,逐一病房查房,细心诊治患者,周六周日也得不到休息,虽然很辛苦,但笑容常常挂在他的脸上,他把托里病人作为自己的亲人,能为病人解除病痛,他认为是最幸福的事。


       张灿刚的儿子上初中,平时在家的时候,他经常辅导孩子学习。到新疆后,远离孩子,他就把这份父爱变成助学金捐给了托里县高考的孩子,希望托里的孩子们早日成材,早日为家乡做贡献。
       
在托里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张灿刚共实施手术100余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余例,整体手术量及微创手术量均创托里县人民医院同时期历史记录。张灿刚与当地医生共同配合,完成了巨大肾囊肿肾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腹腔巨大囊肿切除术,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胆管炎手术,mirrize综合症手术,均获得成功,也填补了托里县在该手术领域的空白。张灿刚也被中共塔城地区委员会、塔城地区行政公署授予“第八批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优秀专业技术援疆干部人才”称号。


       有奉献也有收获。张灿刚说:“在新疆的一年半时间里,让我感受到了新疆的大和美,体验到了新疆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多彩生活,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及淳朴。新疆—托里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时时想念它、牵挂它,因为它是我一生中难以割舍的地方,一年半的援疆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美好记忆。”

  • 标签: